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175中文 >> 生活在明朝 >> 第76章 合作伊始

第76章 合作伊始 2/2

“好!”姚玉莲颇知趣地站起身子,往门外走,走到东厢房口时,突地又顿住脚,扭头不好意思地笑道,“苏妹妹,我哥哥自关外回来,便闲着,若孙记有我哥哥能做地差事,你可否……”

苏瑾微怔一下,因知姚玉莲的哥哥尚算踏实肯干,她则算是苏瑾儿的密友,不肯一口回绝,想了想便道,“我与孙家也不熟,且看看罢,若有适合你哥哥地差事,我见机提一提。”

“谢谢你啊,瑾儿!”姚玉莲笑盈盈地道谢,“我家最近可真是沾了你地光了。”

苏瑾摇头,“哪里有!”

一路说着闲话,将姚玉莲送走。临关门时又见林寡妇往这边看,看见苏瑾她又欲跑来,苏瑾连忙缩回院中。失笑,这林寡妇最近对自己家的事儿好象特别关注!不过这种人在哪里都不少见,总有人喜欢探旁人家的事情。

用过午饭,苏瑾换了见客的衣衫,叫梁小青与她一道出门儿,常氏不免又叮嘱几句早去早回的话。苏瑾点头应下。

约定的地点正是在孙记的仓房院落。这院落共有三重,最前面的一重,便是仓房,后面两重则是孙家在归宁府的别院。但后面两重院落却是在侧街开了正门儿,张茂全在仓房院落处接到苏瑾一行,亲自指引到侧街正门,马车侧门进去后,苏瑾天色还早,便吩咐张荀,“你且去忙罢,待会我自回去。”

张荀不是很情愿地应了声,赶着马车出了孙家。

张茂全引着苏瑾和梁小青转进一座小小的院落,迎面扑来浓郁的桂花香,抬眼望去,只见院子一角,有几株桂花开得正盛,不由笑了笑。

这间小院仍是孙毓培的书房,布置得极具江南韵味儿,清幽雅致,几处假山石,几丛修竹,还有一小片开得正盛的美人蕉。

孙毓培自窗中看见来人,仍旧是素淡衣衫,简单的发髻,只插一只碧玉簪子,比之在丁氏府上见地那日少了些惊艳,却又多出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起身迎出正房,拱手行礼,“有劳苏小姐移步到舍下。”

苏瑾也知他这是不便到自家去,便还礼,“孙公子不必客气。这生意做成了,也有我苏家的一份儿,我自当尽力。”

孙毓培作了请势,苏瑾举步进去,只见当门摆着一张花梨方桌,却不见工匠之类的人,微微有些疑惑。孙毓培似是看出来,解释道,“工匠师傅皆在一旁侯着,苏小姐请坐。”

原是这样!苏瑾大方坐下,低头看这桌上之物。共有六样小食,两样肉脯,几样干果,并不见果脯之类,心知果脯制作周期长些,便不再发问。

伸手拈了一片肉脯拿在手中细看,颜色暗红,微有光泽,凑近轻嗅略有碳火之气,放入口味细品,有甜有咸味,另有些香料地味道。微微皱眉,“糖盐皆太多,香料的味道也浓了些。初时入口倒是好吃,不过这般重地口味只吃几片倒尚可,吃多了会腻地。”

张茂全在一旁连忙记录下来。

苏瑾细细品着,半晌又道,“可加些辣子进来,嗯,偏甜口的也做一些。配比正常的也做一些。”

张茂全又记。

孙毓培坐在一旁默默地品着杯中香茗,心头升起奇怪的感觉,她说地这样笃定,倒象是极懂地,可就自己了解的讯息来看,苏家不过是普通地小门户而已,她这样的自信哪里来地?

………………………………………………………………………………………………

集中回复一下评论区:

1、关于女主病了请“太医”的问题。那个此“太医”非彼太医哈。晚明世风就是如此。民间称郎中尊称“太医”。理头的汉子叫“待诏”。茶水店小二叫“茶博士”。

2、其实文中仆从称主人家为“老爷,小姐”等,也是为了好理解,行文顺畅。实则自明初起,平民不准畜养家奴。有钱地人家便以认“义子,义女”的方法养家奴。一般而言,民间仆从称呼主人家为“俺爹,俺娘”,丫头称呼小姐为“姐姐”。这点《金瓶梅》一文中很明显哦。

3、关于第76章一纸合约(二)中,有亲评论说这一章太夸张了。嗯,大宝想说,做为一个穿越女,不论是否有专业技能,就新事物而言,确实比古人知道得多一些。为了写这一章,大宝特意去了查了关于古代零食的资料。在我所能找到文献中,古代零食的记录非常少——糕点比较多。

至于原料,在《如梦录》一文中记载的确实有不少。(如栗子、榛子、落花生之类)因而有了这一章的情节。

在查零食资料时,大宝无意中看到关于胡辣汤的来历:起源是明嘉靖时期,是练丹药的道士为皇帝无意中配制出来的药汤,被嘉靖帝称为“神汤”,到明朝灭亡时,被宫人将方子偷出,带回河南老家,并在此配方的基础之上,做出了胡辣汤。——但现在的胡辣汤遍地皆是,即使不知道详细配方的同学,只要吃过再综合日常生活经验,大约都能说出几味配料来吧?当然不喜欢喝地的除外哈。

我想说的是,饮食一道不算什么高深的学问。但知道和不知道之间差别甚大——比如我本人,在不知道可乐鸡翅这道菜之前,是不知道可乐还能做菜地。

女主说自己会吃,一半是掩饰,一半是确实是那些畅销的小食品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儿——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检验市场,她熟悉那些味道,可以指点工匠们添减配料。只要经过不断地试验,配出对味儿的小食品,她几乎不用怎么验证,便能放心大胆的叫孙记继续制作生产。但孙记的人显然没有她这种对市场判断和如何进一步改进配方的经验。

至于市场消化的方面,三言二拍中多处有记录干果之类。——那个时候的人喜用干果这类小食下酒,这些东西算是酒桌上必不可少的。

只所以写明朝,是不想太意淫,想尽量写一个真实的朝代。但写了之后才发现,社会风俗与民生、商业等,并不象朝代历史大事一般容易考证。尤其是商业部分,象商品的价格、商人们拥有的资产状况,赢利水平等考证起来,相当费神。

嗯,如果还是觉得太夸张,就留言给我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生活在明朝请大家收藏:(www.175zw.com)生活在明朝175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生活在明朝最新章节 - 生活在明朝全文阅读 - 生活在明朝txt下载 - 某某宝的全部小说 - 生活在明朝 175中文

猜你喜欢: 最强农民凰者归来逆天全系灵师帝霸万兽朝凰无敌升级王踏星校花的贴身高手双响:紫藤抄凤帝九倾垂钓之神